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研究>>学习交流>>阅览文章
“翻书杂记”——黄永玉

作者: bqzx | 发布时间: 2013/9/13 23:04:08 | 1596次浏览

杨婷

“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是幸运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聪明的人谈话,读一万本书 就是和一万个聪明的人谈话,多划算呀。”——黄永玉

这个年关,一个叫“黄永玉”的名儿进入书野,随便翻来,竟被深深吸引,喜欢那个老头——“那个叼着烟斗、光着脚丫、躺在椅子上、无所忌惮而笑的老头”。于是乎,从《黄永玉的柒柒捌捌》起,一发不可收拾,倒也不是正二八经的读,也就杂七杂八,想到哪说哪,所以叫“翻书杂记”。

《这些忧郁的碎屑》,三联版,98年4月。

序的第一句话:“文章是为纪念一些山水和人物写的。山水长在,尊敬的人物已经消逝。”  

第一篇是《蜜泪》,黄永玉写他早年的经历,到1953年进中央美院止。少年黄永玉离开家乡凤凰以后,到福建厦门的集美学校读书。抗战爆发,校舍被炸,学校迁到安溪。后来,黄永玉到了福建德化,做瓷场小工。他和另外两个十多岁的青年,合用一盒木刻刀,叫做“木刻小组”。再后来,为了参加“战地服务团”,他到了福建泉州,住在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家里。住处对面是一所大庙,有一两千和尚。庙里是满满一院子的玉兰花。黄永玉进去几回,爬上树摘花。第二次刚爬上树,底下一个老和尚问他:“嗳!你摘花干什么呀?……你下来,小心点……到我房间里坐坐好吗?”  

房里的桌子上有纸笔,几个信封上写着“丰子恺”、“夏丐尊”的名字。

黄永玉说:“老子知道丰子恺和夏丐尊,课本上有他们的文章,丰子恺老子从小就喜欢——咦!你老和尚怎么认识夏丐尊和丰子恺?”

“丰子恺以前是我的学生,夏丐尊是我的熟人……”——这个头顶秃了几十年的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

“老子爸爸妈妈也知道你,‘长亭外,古道边’就是你作的。”

“曲是外国的,词呢,是我作的。”

“你给老子写张字吧!”

“记得你说过,我写的字没有力量,你喜欢有力量的字……”

“是的,老子喜欢有力量的字。不过现在看起来,你的字又有点好起来了。说吧!你给不给老子写吧?”

老和尚安静地微笑:“好吧!我给你写一个条幅吧!不过,四天以内你要来取啊!记得住吗?”

黄永玉到别处玩了一个礼拜,回来第二天,别人告诉他:老和尚死了。桌子上放着写好的条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署名“一音”(法师的别号)。这一年是1942年,黄永玉17岁。

弘一法师圆寂像——萧疏的屋子,两个长板凳上架着木板,上铺草席,床下是一双草鞋。弘一法师侧身屈膝,朝墙壁卧着,像睡着了一样。

……

弘一法师的绝笔是四个字:悲欣交集。字体与法师以前写佛经的字体不太一样,不那么严整拘谨,而是随心所欲,无迹可寻;有一些枯笔,也许是体力虚弱,也许是返璞归真。弘一临终付与夏丐尊的偈句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经过战火与浩劫,弘一法师写给黄永玉的那幅字,估计已不存于世了。许多年后的80年代,黄永玉画了一幅“弘一上人像”。画的是弘一晚年,脸庞消瘦,有稀疏的短须,眼部很多皱纹。谦和的微笑,眼神澄明清湛,精气内敛。  

在《永玉三记》里,黄永玉的画,夸张变形,笔法恣肆。“弘一上人像”是用毛笔单线勾画的,线条质朴庄重。我可以体会到,黄永玉画的时候那种恭敬虔诚的心情。

黄永玉说:当不少人知道那个和尚和孩子的一段因缘时,都好心地把它渲染成一个合乎常情的大师如何启迪顽童在艺术上开窍的故事。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多月间偶尔的相遇而已。只是自此之后几十年间,总不免时常想起艺术交往以外的一点印象,奋然一刀两断于尘俗的坚决和心灵的蕰藉与从容,细酌起来不免震慑。

对了,这个老头儿说徐志摩的最大贡献就是给一些地方起了极美丽极诗意的名字,比如康桥、枫丹白露、香榭丽舍、翡冷翠……

哈,不予评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