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天是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研究>>阅览文章
深度推进课改,铸就品美课堂
——2024年南京市板桥中学教师暑期研训

作者: 滕燕 | 发布时间: 2024/8/29 13:15:19 | 144次浏览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南京市板桥中学于8月27-28日,开展教师暑期研训活动。

27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陈波做了“提升数字化素养,做善用AI的智慧型教师”的讲座。首先,陈教授强调了AI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不仅能够为教学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支持,还能在评估、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接下来,他从“为什么要学用AI?教学中怎样善用AI?AI教学应用中要注意什么?”三个问题深入阐述如何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当今的政策和形势强调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全环节。最后,陈教授从多个角度强调了信念变革的重要性,指出教师应树立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拥抱新技术,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同时,陈教授还推荐了一些AI软件,展示如何将AI应用到教学的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0-1.jpg





下午,邀请了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郑艳红教授为教师们做一场以“建设温暖的学习共同体”为题的讲座。郑教授以自身经历的教育课程改革引入,强调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一个温暖的学习共同体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学生不再是孤独的学习者,而是与同伴、教师、家长等紧密相连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为了建设温暖的学习共同体,郑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其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学会倾听,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讲座过程中,郑教授分享了许多成功案例和实用技巧。一个个生动的实例展示了学习共同体建设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些案例和技巧让与会教师们深入领会课改的重要性。




1-2.JPG



3.JPG

8月28日上午,为了更好地推进品美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各教研组开展组内研讨。各备课组安排教师进行模拟上课,学科主任针对模拟上课,结合品美课堂要求提出问题和建议。上课教师针对学科组教师的点评,重新改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式,凸显品美课堂的新样态。



下午,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何文秋教授做了“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陶行知思想”讲座。何教授以南京这座城市的四个教育名片引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围绕“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六个方面阐述陶行知思想。何教授强调了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改革、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等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何教授指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坚持学陶、师陶、研陶、弘陶,更应该践陶,要成为一名求真、有爱心、有创造精神的教师。何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晓庄学院学习、工作的经历,以及如何将陶行知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他鼓励在座的师生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7.jpg

本次暑期培训有着理论的深度、思维的高度、视野的宽度。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还掌握了更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南京市板桥中学的全体教师定会凝心聚力,用心研读新课标、树立新理念,明确新方向,立足课堂,钻研教材,笃行致远,新学期在教育发展的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