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市板桥中学网站!2025年4月6日  |  星期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阅览文章
数据驱动下“学教评补”精准化实施策略的行动研究
雨花台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作者: 滕燕 | 发布时间: 2024/11/7 15:42:46 | 150次浏览

雨花台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立项号     Lz/2024/03/03      

                             课 题 名 称 数据驱动下“学教评补”精准化     

          实施策略的行动研究         

  课题主持人      蒋玉中     刘春书     

     所          南京市板桥中学           

    填       2024年10月6日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

“数据驱动”:数据驱动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或者其他的相关软件为手段采集海量的数据,将数据进行组织形成信息,之后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提炼,在数据的基础上经过训练和拟合形成自动化的决策模型。即利用教育大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将教学各个环节与网络环境中实时生成的数据“翻译”成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为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的学习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全面的支持。

学教评补”:教学中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教”、“精当学”、“精确评”精致补。其中,“学”指在核心素养提升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教”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的行为;“评”指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基于评价反思教学,进行补偿与提升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本课题中的“评”主要侧重研究通过测验和考试,利用大数据平台上积累的过程性数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综合者来看,“学”立足于“教”,“教”着眼于“学”,“评”反馈于“教”与“学”,“依据评反思并改进“教”与“学”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精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于智能学习系统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通过智能系统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精准掌握课程标准和学生基本特点,精准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观测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进行差异化教学和辅导,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教学中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教”、“精当学”、“精确评”精致补

“数据驱动”下“学教评补”精准化实施策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从学生的认知储备、认知过程、认知障碍入手,从目标精准、问题精准、干预精准三方面下功夫,锁定学生发展的增长点着力点,为激发学生内生力提供动能。依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的教学理念,通过专业系统,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整合提炼,形成有效信息,巩固学生的“学”,检验教师的“教”,并将巩固与检验的数据反作用于“评”,基于“评”进行对教与学进行“补”。从而探索数据驱动下“学”“教”、“评””精准化的实施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通过数据驱动的“学教评补”策略,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干预和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可以准确把握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精确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对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和培训,满足不同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问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1.理论意义

1)提高科研素养。随着本课题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提高了理论素养,促进科研意识,转变了教研观念,最终提升了自身的科研素养。

2)提供鲜活案例。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必将从实践中积累大量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会给学科育人观照下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策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进而促进该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2.实践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以数据分析为依托,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精准分层的差异化教学,不断增强学科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申报此项课题的根本出发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学校的学科教学从经验模仿式教学1.0、计算机辅助教学2.0推进到数据驱动教学3.0时代。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学校生源实际,着眼学生发展,构建符合学校教情、学情的精准教学模型。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数据收集、处理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助推教师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有针对性的学教评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